团学资讯

红色基因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资讯 >> 红色基因 >> 正文

《红色故事汇》第18讲 | 聂耳的小提琴

发布日期:2022-03-18    作者:     来源:     点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学习党史小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今天的“红色故事汇”与大家分享的小故事是“ 聂耳的小提琴”的故事。

有这样一首歌,他见证过一二九运动的学潮,迎接过救亡运动的巨浪,穿越了抗日战争的烽火,驱散了解放战争的硝烟。直到1949年10月1日,这雄壮的旋律伴随新中国第一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成为中华民族向世界奏响的最强音。这首歌就是后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而他的曲作者就是人民音乐家——聂耳。

聂耳,他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中药世家。1930年,18岁的聂耳只身来到上海追寻他的音乐梦想。一次他帮助朋友代租电影片寄回昆明而获得100元的酬金,他用这笔钱买了一把二手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现如今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他的做工并不精致,质量也不属于上乘,小提琴的边缘也有明显的磨损痕迹,但四根琴弦依然光亮如初。

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当时中国政权体系动荡,国土不断沦陷,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威胁。面对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状况,聂耳痛心疾首。他想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歌,在之后的岁月,他写下了《开矿歌》、《毕业歌》等许多革命歌曲,成为第一个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劳苦大众写歌的作曲家。1935年,聂耳带着他心爱的小提琴抵达日本。在出发前,他看到了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当时的聂耳如同一个革命战士一般,满腔热情的主动承担了谱曲的任务,并很快在日本完成了《进行曲》的终稿。同年6月,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聂耳用这把小提琴首次公开演奏了《义勇军进行曲》,并获得很高的评价。

今天,令我们肃然起敬的国歌,正是诞生在这把小提琴上。不幸的是,一个月之后,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海边游泳时溺水而亡,年仅23岁。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这支充满着政治热情的曲子,不仅唱响九州,鼓舞国人,还被马来西亚的抗日民族翻译成马来文和印地文,在队员中传唱,他成为了当时亚洲战场上,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嘹亮号角。

1951年,聂耳的母亲,将聂耳生前使用过的这把小提琴,赠给了云南省博物馆,也许它只是一把普普通通的乐器,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把小提琴无疑是战斗的武器,冲锋的号角和改变国家命运的精神支柱。如今,在重要的外交场合上,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在庄严的阅兵仪式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在五湖四海,继续鼓舞着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如今,这件见证了国歌诞生的小提琴,静静地躺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向游客讲述着那个烽火年代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