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眸说译事,百年巨变话沧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感受党的红色印记,无疑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党员初心,让无数共产党人始终能够不忘来程、不畏前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今天的“红色故事汇”与大家分享的是林伯渠的长征故事。
“红色理财专家”
林伯渠曾经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1933年3月,从莫斯科回国的林伯渠辗转来到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和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
在中央苏区,林伯渠通过组织工农业生产,增发纸币,健全财政制度,开展“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 的运动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基本上保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求。
因为在财政经济方面出色的工作,林伯渠被称为“红色理财专家”。
“约法三章”筹集粮款
长征途中,林伯渠“约法三章”:一切缴获要归公,该分配给群众的分给群众,该留给部队的留给部队;个人不能私拿私分一点物品;不准吃土豪家的东西,也不准在土豪家煮东西吃。
林伯渠还制定了《各部队取用没收品征发品办法》,规定十分详细。比如谷子可以按需领取,取用盐、油、洋油照市价减半。在物资供应上,先收集起来,再将布匹赶制成衣服、绑腿等,按照新制定的供应标准进行分发。这个规定使战士们基本的吃穿用度得以保障。
在没收和征集粮食的工作中,林伯渠十分注意维护少数民族利益。过草地前筹粮时,林伯渠起草了通令,要求各部队只有在其他办法不能解决粮食问题的时候,才允许收割藏民田中已熟的麦子;收割普通藏民麦子时,必须将所收数量、原因等,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民回来后可拿木牌向红军领回粮钱。
“手举马灯照万人”
长征时,林伯渠已经年近半百。一路上,他每天都带上“五件宝”:棍子、草鞋、粮袋、马灯和军包,和红军指战员一起,坚持艰难的行军。
“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向大家。”红军女战士李坚真曾用山歌唱道:“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长期的长途急行军,令林伯渠日益消瘦,但革命热情和斗志并没有消减半分。林伯渠手提马灯的形象印在画家黄镇脑海里,他画了一幅素描,取名《夜行军中的老英雄》:林伯渠戴着深度近视眼镜,颧骨高高隆起,长长的胡须垂到胸前。左手提一盏马灯,右手拄着拐棍,阔步向前。
毛泽东曾经称赞林伯渠:“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