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美帝国主义把朝鲜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岸英主动申请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决要求入朝参战,当中南海里不少同志都来劝毛主席出面阻止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不去谁去?34天之后,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彭老总亲自发电报向周总理说明情况。由于当时毛主席身体有恙,半个月之后,周总理才把这一悲痛的消息告诉主席,主席强忍住泪水沉默了许久,然后点了一根烟,用微微发颤的声音说道:战争嘛总要有牺牲的,朝鲜战场上千千万万个老百姓的孩子,不也是在奋斗牺牲吗?
整整一夜,主席没有离开过房间,只是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坚忍地接受儿子再也回不来的事实,独自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无尽伤痛。当有人建议,将岸英的墓迁回国内时,毛主席却说:不必了,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吧!他拒绝了这份好意并且在电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990年党中央警卫局在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面装的是毛岸英同志生前的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后来得知,这些物品是毛主席瞒着身边的所有工作人员,亲手珍藏的。其实,按照韶山人当地的风俗,家人去世以后一般都会把与逝者有关的东西烧掉,没有保留遗物的习惯。而毛主席却悄悄地将儿子的衣服珍藏在身边,这一藏就是二十六年。一个将儿子的毛巾和袜子都视若珍宝的父亲,难道真的就不想儿子回来吗?他是否也曾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将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来,轻轻抚摸,这些衣物上是不是也曾经浸染过主席的泪水呢?
也许真正痛彻心扉的伤口是拒绝与任何人分担,禁止任何人触碰的。一位老父亲对离去孩子的思念,就这样被默默的压在衣柜底下,沉默了近半个世纪。面对这些衣物,我们不禁感叹,这些衣物何其不幸,它们承载的绵绵亲情,再也没有机会,被他的主人细细品读;这些衣物,又何其有幸,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毛主席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以及对儿子的深邃父爱,是多么久远多么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