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党史故事,重拾红色记忆,传承文化经典,学习榜样力量。大今天的“红色故事汇”与大家分享“毛泽东与安源路矿大罢工”的故事。
青年毛泽东身穿长袍,左手握拳,右手挟着纸伞,目光如炬,步履铿锵地走在山路上,身后山峦肃立,风雨欲来……
这就是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中描绘的是1921年秋毛泽东第一次前往安源时的情景。
安源路矿是萍乡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地处湘赣边境。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安源路矿工人最多时达1.3万多人。工人们大多是来自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的破产农民。在这里,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2个小时以上,下井没有任何保护用具,工资十分微薄。路矿两局还对工人任意逮捕、审讯,滥用私刑,有的工人甚至落下终身残疾。
从1901年到1919年,安源工人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自发斗争,但由于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最终都失败了。
1921年10月下旬,为贯彻党的“一大”决议,毛泽东以走亲访友的名义,从湖南长沙来到安源,住在八方井的同乡、在矿上当段长的毛紫云家中。毛紫云找来在井下挖煤的同乡张竹林,请他陪同毛泽东下矿井看一看。由此开始了毛泽东为期一星期的安源考察,为此后轰轰烈烈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埋下种子。他每天手提矿灯,钻进低矮的巷道深处,看到矿工们赤身裸体挖煤,他问工人为什么不穿衣服?工人说这是因为穷得没有衣服穿。他又问每天做几小时工,工资多少?工人告诉他,一天做12小时以上,工资仅有8至12个毫子。毛泽东同情地说:“你们的生活真苦哇!”有的工人说:“没法子,只怪我们自己的命苦!”
毛泽东认真的说:“你这个说法不对。我们受苦不是什么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国主义资本家压迫剥削的结果!”
目睹工人们的悲惨现状,毛泽东意识到,安源是一座“火山”,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发动起来的地方。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为安源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宣传马列主义。此后,毛泽东多次到安源,指导工人运动。他与李立三等人商定开办夜校,建立革命团体。指导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由李立三任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进入发展新阶段。
随着工人斗争情绪高涨,路矿两局十分恐慌,企图关闭工人俱乐部,激发工人极大愤怒。1922年9月11日,刘少奇临危受命,在毛泽东的指示下赶赴安源,加强罢工领导。
9月14日凌晨两点,轰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是夜,铁路工人拉响汽笛,卸下机车的重要部件,停开列车;煤矿工人砍断井下电源,高举斧头、岩尖,如潮水般从矿井、工棚、街头巷尾蜂拥而出。遵照毛泽东“哀而动人”的策略,工人们高呼罢工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因计划周密,强大的声势使路矿当局无计可施,只好承认包含13款内容的条约,接受工人们提出的要求。刘少奇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中如此评述这次胜利:“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罢工胜利后,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路矿工人俱乐部成员由700人发展到1.7万多人,党、团组织也获得大发展。
从1920年11月下旬到1922年9月初,毛泽东曾先后5次到安源煤矿,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为罢工斗争制定“积极准备,坚决斗争,保障工人利益”的方针和“哀兵必胜”、“哀而动人”的策略。毛泽东在发动安源工人时曾说,一颗小石子一脚可以踢开,要是把很多小石子用石灰凝结在一起,结成一块大盘石,就不容易搬动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彰显了团结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赓续奋斗。我们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份子和中国中铁的一员,传承红色基因,积蓄奋斗力量,做永远的“开路先锋”,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