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勤劳好学的罗忠,曾写有这样一段日记:“我的童年是苦难的,才使我早期接受了革命教育,树立了革命理想,少小离家参加了革命队伍。正是这份苦难,才使我矢志不渝地紧跟革命队伍,将革命进行到底。苦难是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基础,是我人生奋斗的力量源泉……”罗忠,四川巴中恩阳人,1917年生,1933年投身革命,1934年参加红军。历经长征,西路军西征,1937年12月回到延安。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被派往西南公安部工作,在公安战线一干就是五六十年,2003年,国家司法部授予他荣誉纪念章。
罗忠,有一段苦难的家史,一家几代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罗忠5岁时,父亲罗九吉就给一个姓董的有钱人打工,一年下来反而欠下姓董的500钱,因被逼无奈,便以外出卖桃为名逃出了董家。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浆衫挣些小钱维持生计。罗忠6岁时开始放牛,7岁学武,从小就有个倔强、顽皮的性格,十来岁为求饭吃,还曾帮人打架挣些“拳脚费”。父亲逃出一年多后又无钱而归,迫于全家人的生存,父亲只好卖掉罗忠的姐姐和家里仅存的一头耕牛。
罗忠家里的苦日子一直熬到1932年底,红军入川后,首先在通江等地开展各种轰轰烈烈的运动。1933年初,罗忠父亲参加了恩阳镇苏维埃政权当了劳工委员,母亲当了妇女主任,罗忠先参加儿童团,当了儿童团队长,随即参加了红军队伍。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很快在通、南、巴、平办起了20多所列宁小学。1933年5月,罗忠作为儿童团的队长,被选到恩阳列宁小学读书,学校有学生300多人,大都是巴中的农家子弟,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罗忠与来自仪陇的张思德成了好同学,张思德比罗忠大二岁,是班里的骨干。在校期间两人经常谈论红军,谈论革命理想。罗忠回忆道:“我同张思德同志是1933年5月在川陕苏区开办的列宁小学里认识的,我俩在一个班,住在一个房子,睡在张床上,用的是一张桌子,坐的是一条凳子。”
在恩阳的列宁小学,曾发生一起未遂事件。1934年2月18日国民党军队分左、中、右三个方向向红军攻击。敌人打到离恩阳不远的八庙场那天,枪炮声近在咫尺,恩阳镇内人心惶惶,当时恩阳小学校长杨连奇思想发生动摇,怕国民党反攻后报复,欲将恩阳列宁小学的300多名师生拱手交给国民党邀功请赏,罗忠、张思德识破校长的阴谋后,立即将情况向学校大队队长袁建海汇报,袁建海迅速将此情况报告巴中县委,县委一面组织破案,一面组织学校撤离,因情况复杂,大部分学生走散,却有罗忠、张震、杜林生等20多名学生从枪林弹雨中脱身,找到了红军部队,这些学生被恩阳工农兵剧团招收为演员,编入正规红军。罗忠在剧团表现优秀,先后演出了《工农戒烟》、《送郎当红军》、《扩红谣》、《打柴歌》、《八月桂花》等剧目。
罗忠自幼放牛练武,青少年时期就成了多面手。在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罗忠作为乐队乐手为成立大会演奏乐曲,这时候他就见到了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先念、周纯全等领导人。工农剧团既要巡回演出,又要参加作战,他们曾给2000多名俘虏做教育工作,给他们演出节目,有的俘虏主动要求参加红军队伍。
罗忠所在的部队被派去参加渡江前的准备工作,他被派送到渡江少年先锋连参加游泳训练。经短期培训,罗忠很快掌握各种游泳技巧,在游泳竞赛上,罗忠还夺得了蛙式、暗走、仰泳三项冠军,获得了“小水手”的称号。
1935年3月28日夜,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时,罗忠和57位战友组成的“渡江少年先锋连”不顾江水寒冷,首先发起攻击,他们悄无声息顺利达到彼岸,经三个小时激战,红三十军势如破竹,顺利渡江后向纵深发展。渡江战役历时二十四天,红四方面军跨江而进,横扫直荡,先后攻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青川等地,歼敌十二个团,一万余人,取得了渡过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