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资讯

红色基因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资讯 >> 红色基因 >> 正文

红色故事汇(第76讲)|王丽霞: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在川陕苏区

发布日期:2022-07-08    作者:     来源:     点击: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1905423日出生于湖北麻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多个地方军区司令员。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1926年参加工农革命运动并加人中国共产党,参加和领导了黄麻起义,参加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111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时,王树声任第11师师长,成为徐向前总指挥的得力助手,在黄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210月,鄂豫皖根据地没能打破敌人的第四次“围剿”,方面军被迫转移外线作战,王树声调任73师师长。过京汉铁路后,他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12月,又指挥73217团担任全军冒雪挺进大巴山的开路先锋。他们伐木搭棚,破冰开路,不怕饥饿、寒冷和疲劳,快速开进,顺利打下了人川的门户两河口,使后续部队迅速占领四川通江。

1933122日,他率73217团首先进人广元旺苍五郎庙、大黑滩一带,接着建立了广南边区政府,进而又指挥全师在大河口歼敌刘汉雄一个团,夺取了南江县城。王树声参与和领导导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332月,敌川陕边“剿匪”督办田颂尧趁红军立足未稳之际,集中38个团6万余人,组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向红军进行“三路围攻”。王树声指挥73师的两个团,抗击敌人主力左纵队18个团(后来增加至25个团)的猛烈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10天内,歼敌50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徐向前总指挥在东线的作战。5月,西线反攻时,他指挥73师从正面出击。战斗打得激烈、艰苦、顽强,王树声坚定沉着,果断指挥,激战3昼夜,全歼敌7个团,击溃6个团,毙伤俘敌旅长杨选福以下官兵5000余人。接着,又指挥73217团的两个连,夜袭旺苍三江坝的华盖山,仅以轻伤2人的代价,歼敌500余人。612日,红军夜渡三江河,乘胜追敌至旺苍坝,歼敌6000余人。旺苍县老城取得反三路围攻的彻底胜利。随后73师乘胜而进,经白水、元坝,进驻大石板,逼近广元城。

19336月底,红四方面军在广元旺苍木门寺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王树声同志主持了预备会议。随后,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曾中生、李先念等100余位高级将领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王树声在认真总结反三路围攻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参与制定了实事求是的战略战术原则和正确的军事路线。根据木门会议决定,红军原有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以73师为基础,扩编为31军。王树声升任方面军副总指挥兼31军军长,时年28岁,主要负责扩编和整训。通过扩编和整训真部队的人员大量增加,战斗力大大加强,红军也由入川时的1.4万人发展到4万余人。8月后,“三次进攻”战役的胜利使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1933106日,蒋介石急令刘湘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统一指挥川军110余团20余万人,并配有两队空军共18架飞机向川陕苏区发起了“六路围攻”。王树声负责指挥西线红军的战斗,他指挥西线的12个团,在广元沿嘉陵江至营山、渠县以北的地区抗击敌人“六路围攻”中的第一、二、三、四路共60多个团的进攻,任务十分艰巨。王树声带领部队勇敢、机智地拖住敌人,同时,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歼敌,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徐向前总指挥直接指挥红军主力25个团打退敌人第五路、第六路70余团的猛烈进攻。

19349月中旬,徐向前、李先念指挥红军在苍溪东北的黄猫垭取得毙敌旅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俘敌10000余人的重大胜利。同期,王树声指挥红军在旺苍坝追歼敌军,歼敌7000余人。经过10个月鏖战,红军在徐向前、王树声直接指挥下取得了反“六路围攻”歼敌8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西部,始终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坚固屏障,是红军作战的主战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树声一直是徐向前元帅的主要助手,在徐向前的直接指挥下打了许多硬仗、恶仗,成为红四方面军能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193412月下旬,川陕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移驻旺苍坝,旺苍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的中心。

19351月,王树声率部队参加和指挥的广(元)、昭(化)战役,同时率三十一军和总部工兵营迅速搜集造船材料,隐蔽造船,积极进行渡江准备。王树声与参谋人员一道,沿嘉陵江东岸翻山越岭,勘察地形,了解敌情,寻觅战机。最后,选中了苍溪、阆中一线为主要渡口。在苍溪塔子山附近,有个王渡场,山大林密,是隐蔽造船的理想所在。王树声指挥部队在很短时间内,造出一批战船和几座浮桥,保证强渡嘉陵江,直插剑门关计划的实现,为策应中央红军人川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