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资讯

红色基因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资讯 >> 红色基因 >> 正文

红色故事汇(第81讲)|宜宾张希:文字最多、字幅最长的红军石刻文献 ——川陕苏区《劳动法令》

发布日期:2022-08-12    作者:     来源:     点击: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标语,是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文献、标语、对联和漫画的总称。是川陕苏区军民在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下,依托大巴山的石头多这一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石刻文化传统,进行革命斗争和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我党我军政治宣传工作的一个伟大创举,构成了中国现代斗争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但在川陕苏区众多红军石刻中,石刻文献又是红军石刻中的佼佼者,其以内容系统、完整、字数最多、做工精细而著称。石刻文献的文字大都出自名人之手,傅钟、刘瑞龙、张琴秋、朱光、廖承志、魏传统等党政领导、红军将领和艺术家都亲笔书写过石刻文献。加之刻制文献的工人,都是当地的能工巧匠,因而石刻文献字迹秀美、遒劲有力,堪称优秀的传统书法作品。

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了《劳动法令(草案)》。于1933年3月10日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翻印,在川陕苏区散发宣传,贯彻执行。同年,由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刻在四张石板上,竖立于巴城西门口娱楼——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大门外(今巴州区南泉寺街)。整个石刻高2.67米,宽4.29米,全文约6000字。《劳动法令》制定了苏区劳动政策,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苏区经济的发展。1935年红军撤离川陕苏区北上后,当地群众相信红军一定会回来,反动势力一定被推翻。于是,自发组织起来保护红军留下来遗物。他们利用田颂尧部旅长朱伟儒修复巴中街防工事,将这四张石刻文献石板拆倒用于砌太平池而保存下来。1953年在修建巴中城内街道过程中而发现,保存基本完整,1955年收入县文化馆并保存至今。

今天,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镌刻在大巴山石壁上的永不消逝的红军石刻标语,是全中国苏区革命文化史上熠熠闪光的重要篇章,它经受了血与火的战争洗礼,是经革命烈火熔铸的艺术瑰宝,是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