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7月,由中央革命委员会直属队党组织颁发的一本小册子被送到了时任中革军委主席和红军总司令朱德的面前。这本小册子长10厘米、宽6.5厘米。册子的封面正中竖排印着"中国共产党党证"7个繁体大字,一枚刻有镰刀斧头标志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红色圆形印章端正的盖在这几个字上,封面上方弧形印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下方横排印着编号"第001128号"。翻开这份党证,第1页是一张表格,登记着党证持有人的基本情况:姓名、籍贯、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入党年月、发证时间等,表格下端盖有“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队”的红色椭圆形印章,后面4页是党费缴纳登记表。这本小册子就是朱德的党证。
朱德郑重的提笔,一笔一划的亲笔填写了这份珍贵的党证。回想起艰难曲折的入党经历,他的思绪回到了11年前的上海。
1922年9月的上海,阴雨连绵,法国邮轮“安吉尔斯”号汽笛一声长鸣,驶向遥远的大洋彼岸。船上一个魁梧的汉子,凭栏远望,心潮澎湃,这个人就是朱德。望着茫茫的大海,他苦苦的思考着自己的理想和中国的前途。此时,同行的孙炳文走过来,轻轻的在朱德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关切的问:“你想家了?”朱德摇了摇头,两眼依然注视着前方,说到:“我有信心向共产党靠拢,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毫无抱怨地坚持走下去,我要经受考验,一次又一次的争取,争取成为这个先进组织的一份子。”
3月份之前,他还是护国名将、陆军中将,有美丽的妻子、宝贝儿子、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然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使他陷入苦闷和迷茫。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让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苦难深重的中国指明出路,决心要找到这个党,并成为它的一名成员。
于是,他抛弃高官厚禄,开启了万里找党的曲折历程。在重庆,川军杨森以“师长”之职,没有留住他;在上海,孙中山以十万军饷请他重组滇军,没能请出他。
陈独秀因他担任过高级旧军官拒绝了他入党的申请,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他在十多年后谈到这次会面的情况时说:“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但他没有动摇,当走出陈独秀的寓所时,迎面射来一束耀眼的阳光。朱德抬起头,仰望无垠的广阔天空,觉得自己的革命信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了。在这种情况下,朱德把希望寄托在到国外去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
朱德乘坐的“安吉尔斯号”经过香港、西贡、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沿着亚洲大陆的西海岸,横穿印度洋,进入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历经40余天的航行来到了法国巴黎。在巴黎,朱德得知国外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周恩来正在德国柏林,便立即赶到柏林,见到了周恩来。他顾不得拉周恩来拉过来的椅子,端端正正的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二岁的青年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他怎样逃出云南?怎样会见孙中山?怎样在上海被陈独秀拒绝?怎样为了寻求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和中国新的道路而来到欧洲。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只要不在回到旧的生活里去,派他做什么工作都行。”朱德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和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深深的感动了周恩来,同意他入党。
1922年11月24日,一个让朱德永远难忘的日子,经周恩来和张申府的介绍,36岁的朱德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朱德沉侵在长久的兴奋之中,以至后来回忆此事时,他还十分动情:“我当时真是高兴极了,从此,我抛弃了旧我,开始了最有意义的革命新生!”“从那以后,党就是生命,一切依附于党。”
从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00年,却始终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给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加入这支队伍。
这份来之不易的党证已有近90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朱德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朱德看来,党员的称号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和荣誉,在他毕生奋斗中,始终保持着对党的高度忠诚和热情,努力实践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庄重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