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之前,先给您读一首我自己写的小诗
《把鲜血洒向诺水河》。
把鲜血洒向诺水河/把英骨埋在王坪坡/把满怀豪情壮志/
在悬崖峭壁上一一錾刻/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建立苏维埃中国
丙娃子快来哟/红色政权在召唤/工农兄弟们参加红军去/
举村青年都出动/隔壁老张家一户去了五个
红军同志不忙着/别嫌弃我啰嗦贫穷老太婆/空山道窄路滑泥巴多/
给你做双有铁掌子的蓝布鞋/再烤上几个火烧馍
同志们听我说/子弹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告诉组织告诉党/
我旷继勋永远都是革命的/铁血丹心染红遍山野百合
琴秋同志/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老百姓送来的门板不够用
草帘竹席不够裹/只能集体埋葬在松柏岗/月下共颂红军训词十六字歌
两河口入川空山拼死搏/毛浴小镇三面河/把敌团团长张亚伟活捉/
建赤江县委修列宁小学/徐向前陈昌浩等在此运筹帷幄
牺牲千万又如何/把我的手枪一比一临摹/为工农而牺牲 是革命的先驱
万世光荣 镰刀斧头低垂哀声默/通江山石峥峥坚不破/凿两门迫击石炮守共和
我常常自觉幸运,因为一毕业就到巴中驻渝办上班。七年里,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和我一样,看巴山月、饮巴山水、颂巴山歌、说巴山故事的家乡人。而我对巴中的山山水水,对巴中的人文风情,对巴山大地的传奇故事,除了少小时候的记忆,更多的是在七年里与这些家乡人的对话交谈中,疯长累积起来的。
七月底在办事处工作时,有幸再一次回通江,又是一路听闻志记,心里自然生出了万分豪情和感怀。便写了刚刚读的一首小诗,后来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忍不住再啰嗦把我听说过的那一帧帧红四方面军的故事讲给您。
全县32万人,4.8万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时幸存仅4000人。还有什么比这串数字动魄惊心?是的,在上世纪的烽火岁月里,有4.4万四川通江人为了革命而牺牲。曾有一位通江老乡对我说,通江就像一个露天红色纪念馆,因为车行步量之处,都曾发生枪林弹雨、大小战役;举目张眼所见之人,都是红军的后裔,革命的血亲;三言两语都归到了红军的血、革命的诗,讲不完的是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1932年12月18日的通江,早已经是寒冬腊月,那一年的那一天想是雪飘霜染。一支从鄂豫皖一路奋战向西的红四方面军先遣部队——73师217团,摸黑跳进了寒冰刺骨的宕水、杨家河交汇的深潭,依靠四条浮船把肩担手扛来的一块块门板接连搭建。1.4万红四方面主力军就从这个名叫两河口的地方,在当地老百姓的震天响的鞭炮声中入了川。从这个被称为“红军入川第一镇”的两河口的地方始,红四方面军涉汉水、越巴山,提出了“红军停止转移,在川北创造根据地”的口号,在这块偏而远的川东北热土上,红四方面军解放“通南巴”,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这片满是铮铮硬骨的大山大水里,无数英雄儿女立志“争取苏维埃中国”,把建立全国第二大的苏维埃政权悲壮豪情上演。
事实上,在通江县城对面璧山脚下、诺水河畔的岩石上,依然錾刻着“争取苏维埃中国”七个大字,这也是川陕苏区第一幅石刻标语。此后,利用石刻标语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主张就成了川北红军抓宣传的一大创举。
有人说通江的红军石刻是“刻在大地上的丰碑”,是“刻在大山上的诗行”,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的鲜活证明。通江境内的红军石刻标语真的遍布城乡,举目皆是,有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有拥护中国工农红军的,有反帝抗日打倒军阀和国民党的,有提倡工农专政、打倒豪绅地主实行土地革命的,有分化和争取白军士兵的,有发展根据地经济的,有关于工会、青年、妇女和文化教育工作的......如刻在毛浴乡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工农专政”,刻在兴隆乡的“反对把妇女视为是烧茶煮饭浆洗补连的错误观点”,甚至还有数千字的《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令》。言语朴素简白深刻,内容囊括方方面面,数量规模居全国首冠。
“赤化全川”和“平分土地”是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刻在沙溪镇景家塬村左侧海拔800米的红云崖上,崖高25.9米,字高5.9米、宽4.9米,笔画宽0.8—0.9米、深0.3米。“平分土地”位于至诚镇九子坡村海拔1100米的佛尔崖上,崖高28米,字高6.95米、宽6.35米,笔画宽0.89米、深0.1米。这两幅标语由于雄踞高山之巅,数十里外,清晰可见。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和红色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唤起他们的阶级意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提高他们的革命自觉性,而百姓们读书少,文化低又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如何找到“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接受教育”二者的契合点与生长点,那就利用川北地区山高石头多的自然条件,组织“书写队”、“錾字队”、“钻花(儿)队”,百余人背长枪一支,别铁锤一柄,持钢錾一把,管它是走在大山之巅、道路两旁、关隘渡口,还是路过村民院落,场镇街头、祠堂庙宇,就以石崖、石壁、石墙、石碑、石柱、石栏、石阶、石门廊、石板壁甚至石坊、石墓作为载体,挥铁锤,敲钢錾,刻下红军苏维埃的豪壮口号。
从通江向北驱车12公里可到达毛浴古镇,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三面环水小镇,竟然有红军标语22幅,红军遗址7处,红军故事、歌谣30余个(首)。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红十一师进驻毛浴古镇,建立了中共赤江县委、赤江县苏维埃政府及各级机关。在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期间,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有关部门曾迁住此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这个小小的半岛是连接苏区首府通江至红军后勤基地苦草坝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王坪的水、陆交通枢纽。是红军北出川陕,东达万源,西临南江、巴中,南至达县、宣汉的重要军事要道。
1933年12月,为困苦孩子能受到教育,红军在毛浴镇后的娘娘庙内创办川陕苏区第一所列宁小学,主要招收八至十二岁的贫苦农民孩子,间或招收少量的红军伤病员参加学习,开设的课程既包含读书、写字,又有图画、唱歌及体育,思想何其先进?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会议在毛浴镇的一椽小屋里召开,方面军连以上干部800多人参会,著名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训词,16字红军精神就在这里诞生。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斧头、镰刀是劳苦百姓的代名词,向上的斧头、镰刀也是党徽的标志,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和劳苦大众,一定能打倒旧社会,建设一个新世界。而在王坪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却有一把斧头、一柄镰刀把头深深的垂向大地,寓意党徽低垂,全党同悲。它刻在共和国女将、时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1934年7月亲自设计、题词、修建的全国唯一为红军烈士修建的烈士墓和纪念碑上。
这块珍贵的烈士墓碑由碑帽、碑体、碑座组成。全碑建筑通高4.57米,碑帽高0.87米,呈塔状,顶四角微翘;碑身高2.2米,宽0.6米,正中竖刻 “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两旁有联,上联“为工农而牺牲”,下联“是革命的先躯”,横批“万世光荣”;碑体左右两侧分别镌刻着手枪和步枪实物比例图案;碑座高1.5米,宽1.62米,上面镌刻着斧头、镰刀、五星图案。烈士墓碑前一张石供桌,两侧各安放着一门用石头雕凿的迫击炮。1935年春,红军撤离根据地,以大地主王笃芝为首的还乡团准备掘坟毁碑,焚烧烈士棺骨,幸好当地群众得知后自发组织起来于深夜悄悄将墓碑深埋于冬水田,才使得这饱含张琴秋及全军同志悲愤、痛惋的墓碑得以保存。
“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躯。”1933年底,红四方面军为反对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于沙溪镇王坪村。总医院担任收治前后方伤病员的任务,最多时高达数千人余人。因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缺医少药,成千上万的红军伤病员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而光荣牺牲。随着反“六路围攻”战事愈加激烈,转送总医院的红军伤亡人数也逐渐增多。初期,总医院对牺牲的烈士还能一人一棺一墓,到后期,则只能满足二至三人一匣(木匣子),甚至数十人集中掩埋。后来,由于战事紧张,牺牲的烈士愈来愈多,红军只好采取掩埋,一穴多人,甚至只能挖大坑集中埋葬,这是何等壮烈的牺牲?
七月底回通江时,正赶上漫山遍野开满野百合,通江的野百合与它地不同,白里间了点点滴滴的红,物感生灵,大抵它们也知道红四方面军辗转战斗的两年多时间里,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牺牲的红军将士将鲜血洒满通江的山山岭岭。而这些壮烈牺牲同志们的遗骸到了2012年,才从全县23个乡镇集中迁葬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新建的无名烈士纪念园中。17225个镌刻红心的无名墓碑像一把巨型弧扇庄严震撼地在袤阔的土地上铺展,革命的火种因它肃慢默沉的扇动而生息蔓延。
这就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红色故事、红军故事。